乐鱼体育本专业始建于1985年,是国家级特色专业、重庆市一流专业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乐鱼体育,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。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(重庆市一流学科,ESI全球前1.352‰)建设,拥有本-硕-博-博士后全链条培养体系。本专业在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系统开发方面特色鲜明,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、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,开设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系列优质课程,建设有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、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、重邮-华为“智能基座”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等创新实践平台。
数据结构、计算机组织与结构、数据库原理、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、软件工程。
本届毕业生共有235人。专业基础扎实:具有良好的计算思维,系统建模、算法设计等专业基础,能够选用主流工具进行软硬件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。科创能力突出: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团队研究项目和各类科创竞赛,获得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一等奖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(全国赛)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14项,省部级奖项185项,发表论文1篇,申请发明专利7项。综合素质过硬: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,积极在校学生会、就业中心助理团、红岩网校等各类社团组织锻炼综合能力,累计荣获校级及省部级个人乐鱼体育、集体荣誉270余人次。
主要在互联网、汽车、通信、金融、政府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、设计开发、工程应用、管理维护等工作,或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。
本专业创办于2008年,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(重庆市一流学科,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)建设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信产部/重庆高校重点实验室、移动互联网数据应用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势科研平台,在最新软科排名中评级为A级专业。本专业拥有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学历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,在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和网络应用开发方面特色鲜明,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、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系列优质课程,建设有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、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、重邮-华为“智能基座”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等创新实践平台。
计算机组织与结构、计算机网络B、操作系统、软件定义网络、网络协议分析、网络安全B、网络规划与设计、网络智能技术。
本届毕业生共有71人。专业基础扎实: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,掌握主流网络国画设计和应用开发工具、熟悉云计算平台。科创能力突出: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师科研团队研究项目和各类科创竞赛,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,省部级奖项8项,包含2024年“认证杯”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全国一等奖,2024年MathorCup数学应用挑战赛-大数据竞赛全国一等奖、2024“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”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字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、202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市级赛一等奖等。综合素质过硬: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,多人在校级组织和社团担任志愿者,获得多项文体比赛省部级奖项。
主要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移动通信、车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金融等相关领域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、网络规划、网络优化、网络集成、网络维护、数据分析预处理等工作,或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。
本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、国家级特色专业、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、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和重庆市“三特”专业,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。本专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人才培养为中心,以“工程型、国际化”为办学特色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软件人才。本专业采取“软件+行业+外语”等特色培养模式,以“五层次、八模块”的课程体系为支撑,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育成、工程规范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,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软件工程方法、技术和工具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,具备良好的软件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,在智慧城市、数字媒体、智慧金融等领域中具有良好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。
结构化程序设计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、软件分析与设计、软件测试与维护、软件需求工程、软件过程与项目管理。
本届毕业生共有532人,其中软件+行业方向365人,软件+英语方向56人,软件+日语方向21人,软件工程专升本90人。专业基础扎实:本届毕业生扎实掌握计算机构造以及运行原理,具备良好的数据结构、数据库基础和算法基础,能够熟练使用C/C++、java、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、设计、编程、测试、质量监控等工作。科创能力突出:本届毕业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团队研究项目、科研训练计划和各类科创竞赛,参与1000余人次,获得全国大学生“三创赛”一等奖、“挑战杯”竞赛全国银奖、软件测试大赛全国一等奖、ICPC全国编程赛银奖等国家级奖项100余人次,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重庆市金奖、“高教社杯”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市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230余人次。综合素质过硬:本届毕业生整体素质优异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累计荣获校级及省部级个人、集体荣誉称号281人次。
主要在软件、信息技术、互联网、通信、金融、教育等行业以及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从事软件设计、测评、管理、维护和应用等工作,或者在本专业相关领域继续深造。